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尼日利亚多起爆炸导致11人死亡

尼日利亚多起爆炸导致11人死亡

 

尼日利亚警方说,一个极端穆斯林组织星期二在东北部发动多次炸弹袭击,导致11人死亡。警方说,“博科圣地”组织在迈杜古里的两个警察局和一个教堂安置了炸弹。星期二早上,警方指责“博科圣地”组织在迈杜古里以北的一个城镇上枪杀了对立教派的一位教长。
当局说,骑摩托车的武装分子在教长易卜拉欣. 比尔库提的家门口将他枪杀。比尔库提一直批评“博科圣地”组织使用暴力。这些暴力事件多数发生在博尔诺州。该组织名称的意思是“西方教育是罪恶的”。该组织正在为争取在尼日利亚建立伊斯兰法律而战。

美国会报告认为援助阿富汗收效甚微

美国会报告认为援助阿富汗收效甚微

 

美国国会一项调查得出结论,认为美国政府帮助阿富汗国家建设的努力勉强获得成功,在外国军队2014年撤出阿富汗以后,这些努力可能付之东流。这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星期三将发布的报告称,美国政府过去十年已经资助阿富汗政府190亿美元,使阿富汗成为获得援助最多的国家,但几乎看不到成果。报告说,美国政府大部分巨额花费经常使阿富汗当地经济无法适应,助长腐败。
与此同时,奥巴马总统正考虑将目前驻阿富汗部队的10万人中减少多少兵力。报告说,美国政府必须尽快考虑每个月3亿2000万美元的援助项目。这是支撑阿富汗经济97%的外国军队和发展开支的一部分。国会报告得出结论说,如果现在不制订适当计划,阿富汗在外国军队按计划于2014年底撤离后将面临严重经济萧条。报告说,应当在突然减少援助和长期逐步减少援助之间找到适当平衡。

北约展开对利最强空袭 狂人向中共求援(图)

北约展开对利最强空袭 狂人向中共求援(图)

2011-06-08
的黎波里炮火升级,中国加大斡旋力度
逃离战火的利比亚难民
周二,北约对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发动了开战以来最猛烈的空袭。利比亚外长出访北京寻求援助。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承认已经接触来自班加西的利比亚反对派。
连日来,北约逐渐加强了对利比亚政府军的打击力度。盟军空袭比利亚首都的黎波里的频率甚至达到了每晚十次。本周二,联军的低空战斗机向利比亚政府首脑穆阿迈尔·卡扎菲的住所投掷了炸弹。空袭摧毁了十一个地面目标。利比亚政府军则以高射炮向联军飞机还击。
在此期间,利比亚外长阿卜杜·阿齐·欧拜迪(Abdul Atial Obeidi)正在访问中国,为利比亚寻求援助。
中国一贯反对北约以武力解决利比亚问题,反对北约超出联合国保护平民的1973号决议,单独军事行动。在今年三月份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会议上,中国与俄罗斯一道,对进攻利比亚的决议投了弃权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曾两次公开呼吁停火。但与俄罗斯不同的是,俄罗斯公开要求卡扎非下台,但中国从未表示过要谁上台,要谁下台。这不符合中国一直以来的外交原则。
为了加大斡旋的力度,中国政府也与利比亚反对派的代表进行了接触。中国外交部星期一证实,中国驻埃及使馆外交官近日在班加西会晤了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负责人。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洪磊说,中国认为利比亚各方应充分考虑国际社会有关调解方案,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利比亚危机。
有中国专家认为,中国在利比亚有价值超过数百亿的工程项目。跟班加西利比亚反对派接触,同他们建立联系和信任,有助于保护中国在利比亚的经济利益。
原標題:的黎波里炮火升级,中国加大斡旋力度

数百人怕报复逃离叙利亚

数百人怕报复逃离叙利亚

 

在叙利亚政府表示一定要对最近的暴力行动做出“坚决”反应之后,平民开始逃离一个动荡边境城镇。大约122名叙利亚难民星期三从卡比亚兹镇附近越过边界进入邻国土耳其。

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坎说,土耳其不会对逃离动荡局势的难民关闭大门。叙利亚指责武装匪帮屠杀了120名安全人员。当地居民和活动人士驳斥官方的说法。他们说,经过几天的流血镇压之后,军人开始投奔抗议者,与安全部队爆发战斗。另有报导说,叙利亚平民也拿起武器进行自卫,有些人向叛逃军人提供医疗。两种说法都未能得到独立消息来源的证实,因为叙利亚当局不准外国记者入境。靠近土耳其边界的地区已在广泛的反政府起义行动中成为最近的冲突焦点。抗议民众要求结束阿萨德持续了11年的专制统治。

另外,叙利亚驻法国大使否认法国电视台称她辞职的消息。夏库尔大使星期三说,“法兰西24 小时”电视台播放的对一名自称为大使的女子的电话采访是假的。这家电视台随后说,不排除有人故意制造新闻,一旦真是如此,将会对责任人采取法律行动。

===================================

6月7日相关新闻:数百人担忧报复逃离叙利亚城镇

随着军队和坦克步步逼近,担忧报复行动的叙利亚平民正在逃离动荡不安的边境城镇吉斯尔舒古尔城镇。之前,叙利亚政府曾指控武装匪帮杀戮几十名安全部队成员。当地居民驳斥官方的这一说法,他们说,这次暴力行动爆发前被派来攻打该城镇的安全部队有大批人叛逃。

在政府誓言要对最近的暴力行动作出“坚决”反应之后,吉斯尔舒古尔城镇的目击者星期二说,人们正在逃离该地区,前往土耳其边境或者附近村庄。活动人士描述该城镇几乎是一座空城,他们说,甚至医务人员也已经逃离。还不知道在吉斯尔舒古尔最近发生事件的具体真相。

政府官员说,在过去几天的冲突中,武装匪帮杀死了城里的120名士兵。叙利亚当局已经承认在该地区“时断时续地”失去控制。但是居民和活动人士星期二说,经过几天的流血镇压之后,士兵开始投奔抗议者,这时安全部队的成员之间爆发了战斗。

另有报导说,叙利亚平民也拿起武器进行自卫,有些人向叛逃士兵提供医疗。几星期来,人权团体一直在提出关于叛逃事件以及军事部门之间相互争斗的零星报导。如果有关吉斯尔舒古尔杀戮事件的非官方说法得到证实,那么从这次历时三个月的起义开始以来,这一波冲突是伤亡最为惨重兵变事件。两种说法都未能得到独立消息来源的证实,因为叙利亚当局不准外国记者入境。

靠近土耳其边境的地区已在广泛的反政府起义行动中成为最近的冲突焦点。抗议民众的要求是结束阿萨德已持续十一年的专制统治。

内蒙再有40余人被逮捕(图)

内蒙再有40余人被逮捕(图)

 2011-06-07 
内蒙古连日逾千人示威追究车祸元凶
内蒙古举行抗议的蒙族人受到警方阻拦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示威浪潮似乎仍然没有平息。自5月中旬以来,内蒙古多个地区的蒙族人举行抗议示威,旨在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家园,反对掠夺性开发和对草原的破坏。
据设在纽约的人权组织“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报道,最近几天,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共有大约40名大学生和牧民被逮捕。估计此前,已有50名左右的大学生在5月份的抗议活动中被拘留。据当地老百姓称,当局派遣了大批士兵和警察维持治安,特别是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
南蒙古人权信心中心援引当地信息员的话说,内蒙古的几所大学一直被封锁,学生们被禁止离开学校。5月中旬,2位牧民在同汉族矿工的争执中丧生是内蒙古多个城市爆发示威抗议活动的起因。在政府内部,汉族和蒙族领导人之间的关系现在也非常紧张。蒙族人担心,对内蒙古丰富的煤矿资源的大肆开采将使草原遭到破坏,使蒙族牧民传统的放牧生活受到影响。中国环境部部长近日承认,内蒙古的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并宣布,将对破坏环境者和污染环境的煤矿矿主进行惩罚。
面临新的民族紧张关系
现在中国政府又面临新的民族紧张关系。尤其是2名牧民死亡之后,内蒙古便不再平静,几乎每天都有人在举行抗议活动。上周五,内蒙古首府再次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自2008年西藏发生骚乱,2009年新疆维吾尔穆斯林举行抗议活动以来,这是中国再次公开爆发的一次酝酿已久的民族冲突。蒙族人指责汉族人掠夺内蒙古丰富的矿产资源,破坏草原和蒙古族牧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严重污染了环境。从2009年开始,内蒙古成为中国最大的产煤基地。蒙族人因此担心会有大量汉族人涌入内蒙古。目前内蒙古有人口2千万,其中蒙族人4百万,占内蒙古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有报道称,内蒙古地区已部分实行戒严。但是当地居民否认了有关戒严的报道。内蒙古正蓝旗的一位酒店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对德国通讯社驻北京的记者说: 实际上并没有实行戒严,只不过街道上有许多警察检查证件。

粮价油价仍可能威胁全球增长

粮价油价仍可能威胁全球增长
粮油价格仍可威胁全球增长
图片来源:
粮油价格仍可威胁全球增长

 

世界银行在刚刚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在发展中国家的引领下将维持坚实的增长步伐;但是高涨的食品价格,以及石油价格再度高企的可能性,以及高收入国家在危机后仍然面临的财政和债务困难等因素,仍可能威胁到全球经济的增长。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6月7日举行的最近更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上说,全球经济在去年实现3.8%的增长后,今后三年仍将维持强劲的增长步伐。他说:“我们预计,从整体看,世界经济2011年增速将有3.2%。而2012年和2013年将会达到3.6%。”
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报告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报告

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而高收入国家增长仍然乏力。报告预测,今年高收入国家的增长速度为2.2%;2012和2013年则会有2.6%和2.7%的增速。

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说,全球金融危机已经不再是左右发展中国家经济活动步伐的主要因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已经,或者接近达到其满负荷的经济活动水平。因此,报告认为,具体国家的生产效率以及行业因素成为目前增长的主导因素。

该报告建议,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需要转向中期生产效率的强化,处理好通胀压力,并重新建立起帮助它们安度危机的财政和货币基础。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安德鲁·伯恩斯(Andrew Burns)在报告发布会上说:“它们(发展中国家)现在需要重新确定方向,为今后能够强劲增长创造条件。它们过去10年经历了强劲的增长,因此当然有理由认为它们会继续快速增长。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它们现在需要在财政和货币上转向中性政策立场。”

这份报告仍然强调了全球经济增长可能面临的一系列风险。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但是一些风险因素仍会对全球前景形成威胁。它们包括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石油价格再度高企,还有一些国家仍然存在的财政和主权债务方面的问题。”


该展望报告说,尽管粮食和石油价格可望趋于稳定,但是供应状况仍然紧张。

报告指出,中东和北非局势的恶化将可能对全球增长造成威胁;如果油价骤然上涨并滞留在高位,不论是因为不断增加的不确定因素还是石油供应受到干扰,都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减少大约0.5个百分点。

此外,报告警告说,如果2011和2012年出现粮食欠收,或者因为石油价格再度显著高涨,都会导致发展中国家国内粮食价格进一步高涨,其后果将会是大量人口陷入贫困。

展望报告还强调说,高收入国家挥之不去的财政可持续性问题,以及不断上升的主权债务,将会对许多经合组织成员国形成中期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