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新闻背景:决定未来选举制度的全民公决

新闻背景:决定未来选举制度的全民公决

 2011年4月26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29
parliament
英国议会下院由650名议员组成
英国将在下个星期四(5月5日)举行全民公决,决定是否改变现行的议会选举制度。
参加公决的选民只需要就一个问题做出回答,在选票上选择“是”或者“否”。这个问题是:“你是否要求英国在选举议会下院议员时采用‘排序复选制’(alternative vote),以取代现行的‘简单多数制’(first past the post)?”
应该说,这次全民公决是一年前大选结果的产物。目前联合执政的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在2010年大选的竞选纲领中都没有提及就选举制度改革举行全民公决的计划。但是,自民党在同保守党的结盟谈判中看到了推进自己这项长期诉求的希望。
两党交易
在2010年5月6日举行的大选中,英国产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第二个Hung Parliament(无单一政党占绝对多的议会),也是36年来的第一个Hung Parliament。
自由民主党长期以来主张改变英国现行的选举制度,这也是他们为自己加入联合政府向保守党提出的主要条件。尽管“排序复选制”并不是自民党最希望实施的选举制度,但保守党同意就此举行全民公决的让步已经让他们感觉是一个进步。
英国目前选举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议会下院时实行“简单多数制”,自民党则一贯主张实施政党总得票数与所占议席数互成比例的“比例代表制”,而即将付诸公决的“排序复选制”介于上述两种制度之间。
在2010年举行的大选中,保守党、工党和自民党分别获得选票的比例是36%,29%和23%,获得的议席分别是306,258和57席。如果按照得票比例计算,他们获得议席的数字应该分别是233,188和149席。
从上述数字不难看出自由民主党长期支持“比例代表制”的原因。
“简单多数制”
现行的“简单多数制”显然是最简单最直接了当的选举制度。根据这个制度,英国全国650个选区的选民在投票时只认定自己选区的一名候选人。无论多少选民参加投票,每个选区中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当选,进入由650名议员组成的议会。
反对这一制度的人士认为,这样做浪费了很多的选票,不够公平。例如,在一个有六、七位候选人的选区,投票支持后面几位候选人的选民的声音被完全忽视了。
他们还批评说,根据这一制度选举产生的议会议员之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没有得到半数以上投票者的支持,这是对民主的嘲弄。
相比之下,“排序复选制”似乎能让每个投票者的意愿都在最后的选举结果中有所体现。
打个比方,“排序复选制”的思路有点像选择奥运主办城市。也就是说,每一轮投票淘汰一个得票最少的候选人,直到有人得票超过50%。
“排序复选制”
但是,任何大选都只能举行一轮投票,不可能像选择奥运主办城市那样把选民一轮一轮地召集起来。
所以,“排序复选制”采取了让每位选民在选票上给候选人排序的方式,而不是只选择一名候选人。和选择奥运主办城市相比,逐轮淘汰的工作留给了点票人员。
“排序复选制”的具体点票方式是,先按选票的第一选择点票,得票超过50%的候选人胜出。如果没有人得票超过50%,则淘汰最后一位候选人,再把他的得票按选票上的第二选择分给前面的候选人。
如果还没有人得票超过50%,则淘汰倒数第二位的候选人,再把他的得票按照选票上的候选人排序分配给没有被淘汰的候选人。这个过程一直继续下去,直至有人得票超过50%。
当然,选民可以在自己的选票排序名单上选择任意数量的候选人。如果在选票再分配的过程中,排序名单上的所有候选人都已被淘汰,选票自动退出再分配。
“最大余额法”
“排序复选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比例代表制”。比较典型的“比例代表制”选举包括香港立法会地方选区议席选举所采取的“最大余额法”,此处不再赘述。
有关即将进行的选举制度改革全民公决,英国执政联盟中的大党保守党反对改变现行制度,自由民主党则主张实施“排序复选制”。
反对党工党目前分成了两派,主张改变派包括工党领袖米利班德和前商务大臣曼德尔森,反对派包括前外交大臣贝克特。
人们普遍承认,采取“排序复选制”并不符合工党这样的大党利益,主张改变现行制度的工党人士也许只是因为自己处于在野的位置,希望给保守党带来挫折。

全球新闻自由度降至十年最低”

全球新闻自由度降至十年最低”
 2011年5月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7:14
北京市民在街头报栏看报纸(23/03/2011)
中国新闻自由度在全球倒数第13
美国人权组织“自由之家”的最新全球年度新闻自由评估报告指出,世界上享受新闻自由的人数已降至1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最新的统计显示,目前全球仅有六分之一的人得以享受新闻自由这项基本人权。
“自由之家”的年度新闻自由评估报告对全球196个国家的新闻自由度做出评价,其中68个国家被认定有新闻自由,65个国家被认为有部分新闻自由,63个国家被认为缺乏新闻自由。
全球新闻自由度最高的三个国家都在北欧,分别是芬兰、挪威和瑞典。
而全球新闻自由度最低的三个国家则都在亚洲,分别是朝鲜、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中国新闻自由度排名在全球196个国家中列第184名,属没有新闻自由国家。
香港排名第70位,属有部分新闻自由地区,台湾排名第48,属新闻自由地区。
“自由之家”报告指出,全球不少政权在过去数年中加大了压制新闻自由的力度。
但该机构资深编辑卡尔勒卡同时指出,近几个月来在中东以及北非发生的“茉莉花革命”可能意味着全球新闻自由度将止跌反升。

美特种部队击毙拉登细节曝光

美特种部队击毙拉登细节曝光

 2011年5月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7:45
美军特种部队资料图片
美军特种部队认为本·拉登不会束手就擒(资料图片)
美国官员透露,美军特种部队这次的任务就是杀死本·拉登,并按照穆斯林习俗对他的尸体进行海葬处理。
海军最精锐的海豹特种部队专门被借调给美国中央情报局执行这次任务。
突击队乘坐4架黑鹰直升机飞往本·拉登在巴基斯坦北部城市阿伯塔巴德的藏身地方。
其中一架直升机由于“机械故障”迫降,美军立即将其炸毁,以保护机上的机密资料。
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官员向路透社表示,美军在40多分钟的行动中开枪击中本·拉登的头部。
这名官员说,本·拉登进行了抵抗,但拒绝透露他是否开枪。行动中没有美军伤亡。

激烈战斗

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官员表示,假如本·拉登当时举白旗投降的话,美军就会活捉他。但美军特种部队估计,他不会束手就擒。
黑鹰直升机坠毁
其中一架参与行动的黑鹰直升机坠毁

法新社报道说,本·拉登两名兄弟以及他的其中一名儿子也一同丧生。另外一名被当作“人肉盾牌”的女性也中弹死亡。
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官员向路透社表示,有15人参与了突击行动,其中大部分来自海豹突击队,另外还包括法医鉴证专家。
这些法医鉴证专家的任务包括收集证据,以证实本·拉登身份的真实性。
美方表示,特种部队成员随后将本·拉登葬入大海,以免他的遗体被当作其他武装分子抵抗的象征或者崇拜的偶像。
海豹突击队是美军精锐中精锐,其神枪手2009年曾经在摇晃的船上击毙劫持美国船长的索马里海盗。
不过海豹突击队在1993年索马里摩加迪沙抓捕当地军阀的行动中则损失惨重,事件被拍成电影《黑鹰坠落》。

看中国前后两位"总理"的言论所引起的关注

 
 
中国前总理朱镕基 2011年4月22日在清华大学
中国前总理朱镕基 2011年4月22日在清华大学
作者 方华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前后两位总理,一位是现任总理温家宝,一位是前任总理朱熔基,他们的一些言论不同寻常,引起广泛关注,也引来不少次猜测。
温家宝在今年的中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又一次谈到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温家宝表示,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协调推进,这是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不会是亘古不变的,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党和国家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4月28日,正在马来西亚访问的温家宝又说,近代中国灾难深重极了,唯有民主、科学、求是的精神才能救中国。今天的中国站立起来了,但要实现真正振兴尚需时日。要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公平正义,推进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改革,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
旅居美国的中国学者,著名民运人士王军涛表示,最近两年,温家宝不断公开讲话,表示认同普世价值,呼吁政治改革。特别是去年一段时间两个月内讲了十多次,让人猜测,中国大陆是不是真的要启动政治改革了。民间讚誉和响应温家宝的呼声也非常强劲,然而,温家宝在中共高层中却饱受批评。据说,政治局或常委两次开会都出现围攻温家宝的情况。温家宝自我辩护的理由与他公开讲话中提到的理由一样:中国必须改革政治体制;再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现在,茉莉花革命似乎证实了温家宝的说法,中国人民在阿拉伯世界的鼓舞下,正向革命演进。温家宝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再度现身媒体并抢在茉莉花二度绽开中国之前,透露出茉莉花革命在高层的反响:除了加紧镇压和控制之外,高层似乎也在考虑进行一些其它动作化解面临的危机。儘管新华社和中国媒体强调温家宝对话主要是讨论民生议题,但温家宝多次说过,这些议题必须要政治改革才能解决。
美国西东大学著名教授杨力宇撰文指出,胡耀邦与温家宝显然是中共体制内的政改派,虽然胡温的政改主张并未落实,但却值得海内外各方的高度重视,希望终有一日,他们的主张可以实现。温家宝主张言论自由不可或缺,并评价胡耀邦是「很好的领导人」。他更强调,政体改革是要解决、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各项自由与权利,就是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也要提供一个宽鬆的政治环境,让人民能够更好地发挥独立精神和创造思维,使人民能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温家宝说,这些应该是民主和自由的主要内容。
与此同时,今年4月22日,温家宝的前任,83岁的前总理朱镕基来到其曾任职院长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和教育部长袁贵仁等随行。这位退休多年的前中共领导人不但高调针贬时政,嘲讽央视“胡说”,还推荐给学生一本至今属于禁书的 « 中国农民调查 »。朱鎔基向清华经管图书馆送出新整理的 « 朱鎔基讲话实录 »一书,这是他任职副总理和总理12年间的所有讲话录音,朱鎔基并指示要送给学生书籍,特别提到要送 « 中国农民调查 »一书。他说,这本书导致很多对他的攻击,指税改政策让农民陷于贫穷,“这本书受到很多国外异见分子的追捧”送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有批判意识,用事实去对比书中内容。 « 中国农民调查 »描述大陆农民生活的困苦与面对的不公平待遇,出版后在中国大陆国内外引起重视,但随后被禁。
他并批评很多钱都花在大学,但大学扩大招生政策失误,出现伪劣论文等,又指教育中长期规划都是“空话”,让在场的刘延东和袁贵仁十分尷尬。朱鎔基一反退休9年来不评论时政的态度,高调批评了一些现象。据报导,朱鎔基说,“现在每天7点到7点半必看中央电视台,看他们胡说些什么”。不过对这句话有争议。香港《亚洲周刊》5月8日发表的长篇报导《江迅:朱熔基打破沉默清华讲话惊爆》则表示,经他们核实,朱熔基的原话是“看他们说些什么”,没有“胡”字。
 

巴西因兴建奥运设施而发生的侵权行为

 
继中国之后,国际维权机构现又注意到,在2016年奥运会举办国巴西也出现了因修建奥运设施而触发的侵权行为。对此,4月28日和4月26日呼吁巴西当局注意在筹备举办大型国际体育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强行征用或强行拆迁的情况。
为筹备计划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和2016年奥运会,巴西多个城市正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场馆建设和城市美化等工程。但来自里约热内卢的消息显示,当地为迎接奥运而进行的城市现代化,造成数以百计的家庭陷入住所被强行征用的噩梦。在里约热内卢西郊预计将建造大部分奥运设施的三个街区,住宅位于快车道建造工程线路上的居民指责市政府以微薄的补偿强行征用他们的居所。据介绍,这一衔接里约热内卢西郊三个街区的环西快车道建造工程属于市政交通现代化项目之一。全长56公里,造价预算为八亿雷亚尔,即大约三亿四千七百五十万欧元。有居民指控市政府施压,提出用八千七百雷亚尔即大约三千八百欧元的价格购买他已经居住了十六年之久,市价至少五万雷亚尔即大约两万两千欧元的住宅。当然,他也可选择搬迁到远离现住宅的政府公寓中,但他不想离开现在居住的街区。这位居民还抱怨说,市政府希望他以房子做贡献,但如果他选择了补偿,却又远远不够就近购买新房。
据律师介绍,一些居民下班回家,却发现自己的住所已经被拆,屋内原有的家俱也被毁坏。面对媒体询问,当地负责拆迁的官员否认所有指责。据市政府住房办介绍,环西快车道工程项目牵涉629户家庭,其中有一百多户签署了收购协议,二百户接受了平均金额约六千五百欧元的补偿。
法新社说,面对来自官方的压力,里约热内卢部分居民向美洲国家组织提出投诉。这一组织属下人权委员会在今年三月要求巴西政府对上述强拆情况做出说明。与此同时,里约热内卢法庭也接受了一项要求暂停相关街区工程建造的上诉。法院要求市政府证明其行为的合理性,并从维护社区利益的角度,提出重新安置居民的替代方案。
另外,巴西因组办大型国际体育活动而发生的强拆事件,还引发"联合国"负责适当住房权利事务的特别报告员罗尔尼克(Raquel Rolink)的关切。罗尔尼克4月26日透露,她收到了多封来自巴西不同城市的的信件,投诉在筹备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和2016年奥运会的拆迁过程中发生的侵权行为。联合国特别报告员罗尔尼克敦促巴西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充分尊重民众权利,确保世界杯赛和奥运会为巴西留下积极的社会与环境影响。
此外,"大赦国际"4月28日也对里约热内卢在兴建大型现代工程中发生的强行驱赶居民的情况提出批评。"大赦国际"组织秘书长萨利尔•赛迪(Salil SHETTY)提醒巴西女总统罗塞夫(Dilma ROUSSEFF)履行在其宣誓就职典礼时所做的承诺。法新社指出,巴西总统罗塞夫女士在1964年至1985年巴西独裁政权期间,曾因参加游击队而遭受酷刑。今年一月,罗塞夫女士曾在其总统就职仪式发言中表示,就侵犯人权的问题,她的立场决不妥协......在她任内,就此问题绝对不会模棱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