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法轮功起诉思科:帮助中共打压学员

2011年 5月 23日

美国硅谷思科公司总部附近的标牌
图片来源: 
美国硅谷思科公司总部附近的标牌

上个星期,人权法基金会代表11名法轮功成员起诉生产网络设备的美国思科公司。诉状称思科公司为中国量身订做网络监控系统,导致法轮功成员及其它异议人士受到中共的迫害。

5月19号,11名美国及中国的法轮功学员在人权法基金会的帮助下,联合向在加州圣何塞市的美国联邦法庭提交了一份诉状,指控世界最大的网络设备制造商--美国的思科公司帮助中国政府设计和维护一套名为“金盾”的网络监控系统。诉状称,这套系统让中国政府得以追踪并打压法轮功学员及其它异议人士。这个案子同时也起诉了思科行政总裁钱伯斯及思科的其它两个高层人物。

*法轮功:思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全球互联网自由联盟的咨询员李渊为这个案件提供技术咨询。李渊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金盾工程一个很大的目标是跟法轮功做斗争。在中国大家都知道,斗争这个词是文革时的用词,(就是说要)把法轮功作为共产党的一个敌人来对待。斗争的意思就是你死我活,他就是要全部把你消灭掉。”

李渊表示,其实思科公司在为中共提供这项服务前,已经明白他们的使命。他说,“我们内部资料显示,思科对中共建议可以这样做可以那样做,我们帮你做好。思科的内部又说,中共的金盾工程有这么这么大的需求,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帮助我们打开中国市场。”

*思科:没做错 要维护自身利益*

思科公司在20号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法轮功对公司的谴责没有任何依据,公司将采取坚决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另外,《华尔街日报》引述思科公司发言人的话说,“思科没有在中国或者其他任何地方经营网络系统,也没有采用任何方式去量身订做公司产品以达到审查和压制的目的。思科生产的网络设备符合让信息自由流动的国际标准,思科严格遵循美国政府的相关规定,公司销售给中国的设备和销售给世界其它国家的设备没有两样。”

对此,全球互联网自由联盟的咨询员李渊有不同看法,他说,“因为思科卖给中国的东西第一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不仅仅是一个硬件盒子。中国的互联网过滤系统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这套系统)是一个先驱,它完全是一个非常智能化非常尖端科技的一个东西。这些东西不经过对症下药,不对着一个目标来做是根本不可能的。”

李渊告诉记者,  由于思科公司的这套“金盾”系统,已经有数千名法轮功学员和异议人士遭到中国政府逮捕、刑讯以及被侵犯到其它人权。人权法基金会的律师泰里·马什(Terri Marsh)表示,他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显示思科在帮助中共打压法轮功学员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马什表示,所有的相关信息届时将在法庭上展示。

美国之音记者试图和思科公司联系,但是一直到截稿为止,记者都没有得到思科的任何反馈。

"联合国""官员"称澳马难民计划非法

 2011年 5月 24日

 

"联合国高级人权官员"说,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之间的难民交换计划可能违反国际难民法。"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皮莱说,她计划星期二在堪培拉与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会面时提出这个问题。按照本月初宣布的计划,接下来抵达澳大利亚的800名未登记避难申请者将被送回马来西亚处理申请,费用由澳大利亚支付。
作为交换,澳大利亚未来四年将接收从马来西亚来4000名获得许可的难民。澳大利亚说,希望此举减少绝望的难民乘坐危险船只亡命接近澳大利亚沿岸。但是皮莱星期一说,澳大利亚将难民送回马来西亚不合法,因为马来西亚没有签署联合国有关难民和酷刑的公约。

贬习近平褒薄熙来广告登场 揭北京人事有暗涌

大陆《时代周报》发文暗示中共下场

中共官媒罕见批评“五毛党”

中共官媒罕见批评“五毛党”

北京年轻人在网吧里使用电脑(资料照片)
图片来源: 
北京年轻人在网吧里使用电脑(资料照片)

 

中共官方的《环球时报》近日发表署名文章,批评“五毛党”,也就是中共雇佣的网络评论员。

文章说,如果有一天,中国不需要“五毛党”来粉饰社会的缺陷和问题,“五美分党”对中国的玷污也不会影响中国民众的判断力,中国社会才算真正成熟。有分析人士指出,《环球时报》作为官媒,公开讨论敏感词“五毛党”,有一定的正面价值,但是也有学者指出,文章貌似公允,杜撰出“五美分党”,但有抹黑网络追求民主力量的嫌疑。

*官媒愿‘五毛党'早成历史*

《环球时报》5月20号发表署名江肃京的一位北京媒体人的评论文章,题目是“让‘五毛党’和‘五美分党’早成历史”。

文章说,不知何时起,“五毛党”在中国网络上几乎成了“为中国政府说话者”的代名词。文章指出,不能否认,在中国极个别的地方,为了放大某种观点的宣传效果,的确存在着网上发一条为某事说好话的回帖,就得到五毛钱甚至更高物质奖励的现象。

中国甘肃省2010年就宣布组建一支650人的网络评论员队伍,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发帖跟帖,目的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中国所谓的“舆情管理人员”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中国的一个旅游城市的机场,甚至一些县城的中学也会设有“网络舆情管理处”。这些人专门巡视各个网络论坛,快速处理官方认为的负面消息。这些网络评论员就被网民们谑称为“五毛党”。

*蔡咏梅:官媒公开讨论‘五毛党’有正面价值*

香港《开放》杂志主编蔡咏梅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认为,《环球时报》公开讨论“五毛党”这一在北京看来非常敏感的词,有一定的正面价值,至少揭露了某些真相。她说:“中国的红色恐怖令人压抑,但是,对体制不满的声音,还是会通过各种渠道发泄出来。”

《环球时报》文章同样也对“攻击中国政府者”也即所谓的“五美分党”进行了谴责。文章说,也必须承认,在海外,也有一些西方反华组织通过少许美元资助,怂恿一些人抹黑中国的事实。

文章说,两个名词呈现泛滥式的蔓延,暴露了当下中国互联网世界在信息传播方面确实存在着某种混乱、无序与分化。双方在评论中,以“鄙视的口吻”,给“对方扣上一个标签式的帽子”的行为,“既无助于辨清事件的本质,也无助于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中国,更污染了互联网的言语环境。”

文章说,中国有许多缺陷与问题是一个基本事实。如果有一天,这些缺陷与问题不需要“五毛党”来粉饰,那些“五美分党”的刻意玷污也不会影响大众的基本判断力,中国社会可能才算真正成熟。成熟的政治社会需要有包容之心,不同意见的争论也需要更丰富更理性,而不是简单地分为相互吐口水的两派。
香港《开放》杂志主编蔡咏梅
 
香港《开放》杂志主编蔡咏梅

蔡咏梅认为,因为西方社会的言论自由,“五美分党”应该不存在。作者之所以提到“五美分党”,可能也是在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尽量披露真相,同时不触犯当局。她说《南方都市报》用“铁制的十二生肖”和“瓷做的瓜子”暗指被中国政府关押的艺术家艾未未也是异曲同工之举。

*陈永苗:‘五美分党’为杜撰*
但是,北京宪政学者陈永苗对《环球时报》的评论不以为然,他说,环球时报貌似公允的评论事实上也没有走出官方意识形态的控制,他对‘五毛党’和‘五美分党’各打五十大板,实际上是对要求民主声音的抹黑和妖魔化,因为‘五毛党’实实在在存在,而‘五美分党’为杜撰。
《环球时报》的评论说,事实上,国家越繁荣、越强大,出现“五毛党”和“五美分党”的可能性就越小。因为一个强国的社会拥有足够的承受力容纳批评,而强国的自信国民经受国外小额资助诱惑的可能性也很小。

作者在文章中表示,希望有一天,所有赞许和批判中国的网民,能够展开平和与对等的观点争锋和有效的思想交流。到那时,“五毛党”、“五美分党”也会像“万元户”一样,自然地消失在中国社会的进步中,成为中国网络净化进程中“前现代”或“欠发达”时期的历史见证。

但是,陈永苗指出,只要中国专制政府的存在,作者所盼望的那天是不可能出现的。

文章发表后,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说, 《环球时报》的这篇文章等于是昭告了“五毛党”的失败。其实,在甘肃省宣布招聘网评员之后不久,《环球时报》英文版就援引北京大学互联网专家胡泳的话说,“五毛党”成不了气候,只会沦为笑柄,他们会在某时某地起到混淆视听的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并没有杀伤力,反而让大家提高警惕,注意辨别什么是“五毛党”的言论。

*陈永苗:大‘五毛党’更要警惕*
陈永苗还指出,虽然这些网络“小五毛党”不足为惧,但是,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一些鼓吹“中国模式“的学者等“大五毛党’却应该令人警惕,因为他们貌似公正的逻辑却真正能混淆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