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中共自己制造负面新闻

中国/德国 - 
发表日期 2011年 3月 09日 - 更新日期 2011年 3月 09日


德国媒体:中共自己制造负面新闻
2011年2月27日,一名西方记者在王府井街头被不明身份者推翻在地并遭到围观。
2011年2月27日,一名西方记者在王府井街头被不明身份者推翻在地并遭到围观。
照片来源:路透社REUTERS/Peter Simpson
作者 柏林特约记者 丹兰
德国电视一台驻京记者阿德哈特(Christine Adelhardt) 于上周六受到中国公安部门人员跟踪,而且对方还有意显示在跟踪。上周日,外国记者在上海又被短暂拘留。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再次批评中国阻挠记者工作,并表示这有损中国的形象。可中国并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中国不断恐吓新闻记者,这可是中国自己制造出来的负面新闻。
中国的茉莉花革命依然是德国媒体关注的焦点。
“南德意志报”写道:虽然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领导层还是惧怕茉莉花革命,惧怕自己的人民。为什么?因为经济增长与社会不公平在同步而行。据悉,2010年,中国出现了18万次民众抗议。这是5年前的两倍。尽管动荡潜势在增长,但就目前情形来看,对中央表示满意的人还是多于不满的人。因为收入毕竟在增长,大多数人觉得生活有盼头。而且北京经常努力排解民众的忧虑。比如学费已下降,医保改革也已在尝试中,而且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会议上对最近天文数字般飞涨的房价也发出了命令。许多人觉得中央是好的,只是地方政府贪污腐败。不过,中国过度用力抵抗阿拉伯病毒的战斗还是显示了中国领导层的傲慢和缺乏自信。
“每日镜报”写道:中国正在动用打手来对付有关茉莉花革命的报道。德国电视一台驻京记者阿德哈特(Christine Adelhardt) 于上周六受到中国公安部门人员跟踪,而且对方还有意显示在跟踪。上周日,外国记者在上海又被短暂拘留。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再次批评中国阻挠记者工作,并表示这有损中国的形象。可中国并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中国不断恐吓新闻记者,这可是中国自己制造出来的负面新闻。

茉莉花革命的蝴蝶效应

茉莉花革命的蝴蝶效应
 
 
RFI 作者 林兰
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引发的连锁效应仍然在持续,其未来发展走势及对世界格局的长远影响如何,各方见仁见智,评说不一,法国经济学家让 马图克教授3月7日在著名信息网站“Rue89”发表了一篇博文,从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诠释他对此次茉莉花革命的看法,在今天的专题节目时间里,我们就向听众朋友介绍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众所周知,物理学和数学素以精密严格著称,与之相比,政治及地缘政治学则不然,但学术特性上的差异并不影响不同学科间的兼蓄并用,马图克就认为,利用数学和物理学的经典理论可以很好地诠释这场起于突尼斯的政治巨变。
政治自由的“熵”
多年以来,经济学家都在津津乐道于经济的全球化现象,于此同时,以旅游业的全球化为首,电子媒体、互联网、推特及facebook等新事物的特质也都充分显示出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趋势。那么在政治上呢?政治是否会随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而导致政治自由的全球化?针对这一问题,马图克认为,一个普通物理现象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我们看到,当把不同成分的液体或不同温度的气体混合后,无论快慢如何,最终总能达到稳定融合,实现成分和温度的一致。马图克以此引出热力学中一个著名原理、即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为熵增加定律。所谓的“熵”,是物理学上用以表示物质稳定状态的一个参量,一个系统越无序、越混乱,其熵值就越大。根据这一定律,一个孤立系统的熵值永远朝着单调增大的方向发展、最终要达到内部分子运动的最大无序。而这一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概念,也常常被社会科学借用以描述人类社会的某些变化。
马图克在此就将不同的国家视为由不同成分的液体或不同温度的气体组成的系统,不同国家的政治壁垒强弱也各不相同,在突尼斯和埃及,这种力量已成为过去时、在阿尔及利亚还处于在进行当中,而在伊朗和中国则表现得最为强烈。马图克认为,世界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全球化打破了政治壁垒不可摧毁的印象。正如熵增加原理所揭示的自然界体系演变规律一样,人类社会中民主自由的普及和超越国界也是必然趋势,独裁体系内部的最大无序化正在进行之中,实现与否只是时间问题。
突尼斯革命是蝴蝶振翅
马图克在此又引出另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即“蝴蝶效应”,该名词首先由美国气象学家劳伦斯在1972年提出,用以描述一个异常复杂系统的演变,任何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往往敏感地影响到发展结果,他比喻为,一只在巴西热带雨林中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所带动的气流变化,可以在此后引发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对比我们当前的这个经济高度开放、文化不断沟通的人类社会,正是蝴蝶效应所针对的一个前景难以预期的复杂体系。政治或经济学家或许能对某个地区的发展规律提供解释,但是当面对一个聚合众多体系、彼此微妙关联的超级复杂的系统时,作出任何发展预测就几乎不可能。这样看,突尼斯茉莉花革命正如蝴蝶振翅,它将在国际经济政治版图上导致怎样的龙卷风难以预期。
埃及之后,龙卷风将袭卷谁家?
埃及的巨变无疑是突尼斯茉莉花革命蝴蝶效应的影响,那么埃及之后,龙卷风袭卷谁家? 普遍认为这种传导的效果要取决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针对目前受影响最突出的北非及中东阿拉伯国家,马图克在文中列举了若干因素,包括年轻人受教育程度、年轻人失业率、国家主权掌控情况、石油资源受惠的分配以及现行体制镇压的强硬程度等等。
中国将会怎样?
毋庸置疑,茉莉花革命的效应还在延续,那么对于地理位置更为遥远的中国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马图克认为,虽然目前为止中国官方始终对内封锁突尼斯和埃及革命的消息,但不管它采取何种措施,“自由”信息最终将超越任何壁垒高墙。
作为经济学教授的马图克最后分析认为,发起茉莉花革命的威胁可能会促使中国政府调整其经济发展计划,改变目前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转而增加对内经济的比例,提高国内消费需求的满意度。而中国减少出口无疑对世界经济带来决定性的影响,由此引发国际版图上一场真正的龙卷风。

茉莉花行动发起人呼吁继续散步


茉莉花行动发起人呼吁继续散步
改编 2011/3/10
尽管在当局严厉防范下,前三轮中国茉莉花集会和散步的呼吁没有催生大规模聚集,不过自称“中国茉莉花革命发起人”的网民“茉莉花行动”星期二发布继续散步的呼吁,并提出官员向人民公布财产的具体要求。有分析人士说,茉莉花行动在经过几轮集会站住脚以后,会向纵深发展,以促进民生为主。
*茉莉花:继续散步*
署名“中国茉莉花革命发起人”的网民3月8号在谷歌博客网站发布“3月13号继续散步公告”,要求当局无条件释放因参与散步而被关押的普通民众,具体提出“官员向人民公布财产”和“政府向人民公布税收使用用途”的两项要求。
公告表示,如果真像当局所说的“人心思稳、人心思安、人心思发展”,当局就不需要大动干戈严加防范。公告说,民众希望的和谐与稳定以及对动乱的看法与官方所说的不是一回事,官方所谓的和谐与稳定的核心是“维护共产党一党专政的特殊利益,维护权力资本的特殊利益。任何挑战这些利益的人和事,都被贴上破坏和谐与稳定的标签”。
公告说,3月13号的第四次散步代号仍是“三个代表”。这次公告列出中国国内44个散步城市以及香港、台北、高雄和纽约4个境外城市。
*许多年轻人参与*
一直关注和推动“中国茉莉花革命”、流亡美国的中国“民运人士”王军涛,星期二上午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尽管当局实行高压政策,严防死守,使得茉莉花活动没能形成规模,但是,从前3轮集会和散步来看,仍有许多民众参与,尤其是许多80和90后的年轻人。
他说:“80后和90后,特别是85年以后的这些年轻人,他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其实下面抓了很多,但是拦不住他们。实际上说,他们都往现场去,只是当局不让他们出现,就是不让他们进入现场。”
目前担任美国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席的王军涛表示,“中国茉莉花革命发起人”内部有讨论,今后会将集会和散步向离开市中心的外围发展,以分散警力。
王军涛说:“内部有些讨论,下次要分散到离开中心地带的边缘地方去。比如在北京迁往中关村呀,好些人都提出海淀图书城呀,还有像外国人聚居区,还有人提出教堂呀,各种各样的建议,但是我估计会被陆续采纳。这样包括把警力也给它分散掉。到时候它打击难度更大,而且这种打击的结果会得罪许多的社会团体。”
在谈到网上出现不只一个茉莉花革命发起人的匿名网友,甚至星期一还出现署名“中国军人茉莉花革命委员会”发布的呼吁中国军人支持中国走向宪政民主社会,参与茉莉花革命的公开信时,王军涛表示,这次茉莉花革命的多中心化显示,这不是一次传统意义上的反对活动。
他说:“它在往深发展阶段,不希望政治化,但是它也尊重运动发展的多方向、多层次。我个人认为,茉莉花诉求多样化,最后让参与者自己去选择去。茉莉花这种多中心呢,有利于分散当局的注意力,让它知道,这个不是一次传统的政治反对活动。”
*在民生问题上产生成效*
中国“民运资深人士”王军涛评估说,茉莉花未来的发展生命力在于在中国民生问题上产生更大的成效,并与其他民众参与形式结果起来。
他说:“茉莉花的发展呢,海外可能挺关注它在政治层面上的发展,比如结束一党专制、反对运动。但是,我觉得将来更大的果实是在民生方面,就是跟一些具体的民生诉求结合在一起,会产生很多果实。还有就是茉莉花能不能跟中国现有的其他参与形式结合起来,比如说对人大代表进行推动和围观。像这样的如果能结合起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茉莉花再搞两次,我觉得就能站住脚了。下一步就是向纵深发展,就是做到水一泄地,无空不入。”
美国之音记者询问王军涛是否就是茉莉花革命的发起人,王军涛既未肯定,也未完全否认,只是说,不应该说是他发起的茉莉花革命,茉莉花是80后、90后一个有创意的行动,他只是在解读茉莉花行动上起了一些作用。另外由于茉莉花活动的一些参与者跟他有一些互动,因此他可能有一些影响。但是为了茉莉花的发展,他觉得应当把自己放在这个运动的一个若即若离的位置比较好。
*专家:目前不会发生大规模民主运动*
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讲座教授、中国问题专家郑宇硕表示,目前在中国发生大规模民主运动不容易,民众主要关心的还是提升生活水平。
他说:“目前我们看到中国发动大规模的示威行动,争取民主等等,是有相当的困难的。目前中国的国民还是觉得过去30年生活有所改善,对未来也有比较乐观的预期,希望生活水平能继续迅速提升。”
不过,郑宇硕教授表示,中国当局也同时应当意识到,目前各种社会矛盾和积怨很深,社会存在相当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推动政改,打击腐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是当务之急,否则,靠打压只能推迟社会矛盾的解决时间。
中共当局对网民呼吁的茉莉花集会采取了两手措施,一方面发动舆论,称茉莉花革命在中国不可能发生,另一方面却严厉防范,加强打压和预防措施。

茉莉花集会发起人号召第四轮上街


茉莉花集会发起人号召第四轮上街
改编 2011/3/10
中共国打击茉莉花集会的行动正雷厉风行,声称发起人周二再度号召群众周日继续上街,参加第四轮集会。与此同时, 不断有人因此遭当局传唤、软禁或被禁止出境。
声称是发起人的网民,周二在网上再度发出公告,以“三个代表”为代号,号召民众于周日继续前往建议的地点散步集会。公告提出要求官员向人民公布财产,及政府向人民公布税收的用途。集会地点更扩大至48个城市。
与此同时,不断有人因茉莉花行动受压。本身是独立中文笔会会员的山东诗人鲁扬夫妇,周二遭公安传唤。记者一度成功联络上鲁扬,但他当时正在派出所,不方便讲话。
其后记者再多次致电其手机,但无人接听。海外新闻网博讯报道,鲁扬夫妇因宣讲突尼斯茉莉花革命而遭传唤。两人近年积极参与网络时评写作,传播自由民主文化,抨击专制独裁。2009年,夫妻俩因此被浙江温州教育部门强行辞退教师的工作。
前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博树,周一准备往日本出席学术研讨会,北京机场边防人员以他出境会危害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他出境。记者周二多次致电张博树,但其手机一直关机。他周一接受美国之音访问时表示,他无法确知被拒出境是否与当局打压茉莉花行动有关,但他坦言,近日曾发表过鼓励茉莉花行动和支持民主变革的言论。
网友推特达人周一晚被郑州沟赵派出所传唤问话,他在推特上发消息要求关注,记者周二多次致电其手机,但一直是关机。
重庆维权人士穆嘉峪周二在推特上呼吁外界关注其处境。他表示,从上个月19日起被当局严密监控,禁止外出,他相信与茉莉花行动有关。国保又要求他对外表示自己的情况良好。他感到非常愤怒。他说:这个也是推断,他们不予证实,亦不给理由。还要求我朋友来电问候时,要说过得很好,很平安。如果我如实说我被限制自由,似乎要我承担责任。
上周六被传唤的浙江民主人士朱虞夫的家人,周二获公安口头通知,朱虞夫涉嫌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被刑事拘留。
朱虞夫的妻子姜女士表示,公安拒绝发书面通知,又不肯透露丈夫现时被关押在何处。她说:他说已经被刑拘,是煽动颠覆,我说书面的东西你应给我,他说案情需要,书面不给了。
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新疆书记张春贤,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会采取措施,防范新疆出现如中东的动乱。他说:对群众活动不防范,但对别有用心,策划颠覆政权的,影响稳定的,要防范,这个是有一些安排,比如说一些专业力量,加强戒备。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原定周六在上海举行的宗教活动“圣帕特里克节”游行,路线将会经过网上发起的茉莉花集会地点,主办单位因应公安局提出的治安问题,决定取消游行计划。
维权网站参与从官方新华社旗下媒体记者获知,该社对其记者进行监控,禁止在网络搜索“茉莉花”等敏感字眼,又要求记者就他们的博客报告备案。
而首发中国茉莉花革命集会的博讯,因受到猛烈攻击,决定停止发放相关的消息后,近日有自称为“博讯革命”的网站,博讯周二发表声明,澄清该网站与他们无关,并强条此举已属侵权,建议创办者停止盗用博讯之名。
国际记者联会周二致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的公开信,促请其关注中共近日粗暴阻挠境外记者采访茉莉花集会,并敦促中国遵守国际人权公约,容许采访及言论自由。

中共走狗“政协”透露中国失地农民达4000万人,但是实际远超过此数(图)

发表日期 2011年 3月 09日 - 更新日期 2011年 3月 10日

“政协”透露中国失地农民达4000万人。但是我们判断失去全部土地的农民远远超过4000万人,达8000万是可能的,还有失去部分土地农民达大约2-3亿。
2010年9月16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附近人行道上的无家可归者。 
2010年9月16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附近人行道上的无家可归者。
路透社/David Gray
原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我们改编
根据中共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长春市“政协主席”张元富引述的数据指出,目前中国失地农民累计不少于4000万人,仅“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失地农民约200万人。张元富9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透露上述数据。
张元富说,“政府”因此必须主导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尽快研究制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条例》,提高立法层次,明确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中国各地由于近年注重发展房地产项目,导致不少农民失去耕地,并因征地问题衍生社会动乱。
据中共当局的抽样调查,有60%失地农民生活困难,没有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的只占30%。有81%的失地农民对未来生活担忧,其中担忧养老占72.8%、经济来源占63%、医疗占52.6%。
另据“国家统计局”对2942个失地农户抽样调查,7187名劳动力中,征地安置就业197人,仅占2.7%;外出务工1784人,约占24.8%;经营二三产业1965人,约占27.3%;从事农业1807人,约占25.2%;空闲在家1434人,约占20%。
张元富建议,“政府”要规范征地行为,履行征地告知、确认和听证程序,切实保障农民征地前的知情权和谘询权、征地中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征地后的受益权和监督权;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既要考虑农民现实生活需要,更要充分考虑其未来生存发展需要,补偿标准应从目前土地增值收益的不足10%提高到不低于30%。把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问题是否有效解决,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张元富又建议“政府”应努力保障失地农民发展性需求。“政府”和征地企业要从土地增值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对失地农民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社会救助等。积极鼓励采取两套房安置、土地入股、集体留用地、小额贷款、减免税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多渠道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和发展需要。

利比亚石油设施在战火中燃烧

利比亚石油设施在战火中燃烧

 

效忠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军队攻击首都以西一座被反对派占领的城市,并炮击东部地区的反政府武装,对利比亚的能源工业造成更严重的损失。星期三,政府军攻击反政府武装控制的东部城镇拉斯拉努夫的一个主要石油设施。拉斯拉努夫是试图推翻卡扎菲的反对派部队的前线。反政府武装说,亲卡扎菲部队击中了通向锡德拉的一条输油管。锡德拉位于首都的黎波里以东大约550公里。利比亚国家电视台将输油管被击中归咎于得到基地组织支持的武装分子。
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负责人加尼姆说,锡德拉石油设施的一个柴油库爆炸。加尼姆还说,利比亚的原油产量从暴动开始前的每天160万桶减少到每天50万桶,主要原因是油田工人的流失。在西部,利比亚国家电视台说,政府控制了扎维亚。反政府武装在那里坚守了几天,抵御包围该城镇的亲卡扎菲部队。利比亚反叛者说,反政府武装重新夺回了市中心。利比亚政府禁止新闻工作者进入扎维亚,因此相互矛盾的说法无法得到独立消息来源的证实。英国广播公司说,试图去扎维亚的该公司3名职员遭到亲政府军人的拘留、殴打,而且用假处决吓唬他们。

福布斯全球邪恶富豪墨西哥邪恶第一

福布斯201全球富豪榜墨西哥大亨居首

墨西哥电信大亨赫鲁
墨西哥电信大亨赫鲁及其家族以740亿美元再次排名第一。
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11年度全球富豪榜,墨西哥电信大亨赫鲁及其家族以740亿美元再次排名第一。
微软创始人盖茨以560亿美元的身家排在第二位,股神巴菲特以500亿美元的身家排在第三位。
香港富商李嘉诚继续成为《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最高的华人。
李嘉诚的财富达210亿美元,在全球排第14位。
福布斯富豪榜中有116名中国人上榜,其中百度董事长兼总裁李彦宏以94亿美元身家成为中国内地首富。

百名中国人上榜

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以80亿美元身家列第二位;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则以59亿美元身家列第三位。
此次排行榜有1210名富豪上榜,总财富达4.5万亿美元,创下了历史记录。
据悉,在214名新上榜富豪中,有108人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在总排行榜上,每四名成员就有一人来自金砖四国,而五年前这一比例是五分之一。

简讯:中国亿万邪恶富豪数增加一倍l

简讯:中国亿万邪恶富豪数增加一倍

《福布斯》公布最新全球亿万邪恶富豪排行榜,有115中国邪恶上榜,比前一年增加几乎一倍。
全球首富依然是墨西哥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其财富达740亿美元。
在新增加的214名亿万邪恶富翁当中,有一半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即所谓的“金砖四国”。